台南民德國中金梅仙學務主任在學校裡與一小群的老師組了一個《善意溝通》的LINE練功群組,大家在群組上拋出自己班級的事件,然後再一起練功,評估事件中家長及學生反應的需要是什麽,幫助老師中立地看待事件,避免過早判斷是非對錯,顺利解决很多親師溝通的問题。
●事件:小明因為在網路上屢次謾罵另一名同學,導師通知小明爸爸此事,小明爸爸回答說:「班上其他同學也有罵啊!為什麼只處罰我們家小明?」導師們,請問爸爸的需要是甚麼?
●回答1:「公平對待」
●省思:這是小明的需要?還是爸爸自己的需要呢?
如果導師以「公平對待」的需要向爸爸說明:其他的同學僅偶一為之,而小明已是屢次再犯,讓爸爸了解導師的處理原則,若爸爸的抗議就結束了,那「公平對待」的需要評估就bingo ,老師只要說明處理原則,符合家長的「公平對待」需要,那就OK了。但如果不是呢?說明了處理原則,爸爸仍舊氣呼呼,就得再想想……。
●回答2:「安心」。爸爸期待小明不要一直讓他操心。
●省思:導師一定能同理每一位家長都需要「安心」,若能以「安心」為前提與家長共同討論,就有比較多溝通的可能性,也比較不會和家長衝突。所以如果當家長的需要是「安心」,導師卻一直執著解釋自己處理的公平性,那是不是就雞同鴨講了。
所以正確的評估「行為後面的需要」是很重要,否則會是接連的爭執,導師和家長都會內傷內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