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202502三校加入CRE夥伴學校,共建友善校園

我們推動CRE(善意溝通修復教育)歷經9年,之前是個別老師與社群的學習運用。特別感謝社團法人臺中市義愛文化培育協會經費大力支助,今年我們能啟動全校性的CRE夥伴學校計畫。非常高興今年有3位用心教育的校長與我們簽署3年【CRE夥伴學校】合作備忘錄,帶領全校師生導入CRE完整計畫架構,共構友善校園。 本會日前與台中市私立明道高級中學、台中市大甲區順天國民小學及台中市立大甲國民中學攜手合作,共同於114至117年推動「CRE善意溝通修復夥伴學校計畫」,為校園打造溫暖、同理與友善氛圍,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在愛與尊重中茁壯成長。 善意溝通:培養孩子的心理韌性 現代教育不僅關注學科知識的傳授,更強調學生的全人發展。本會長期致力於推廣「善意溝通修復教育」(Compassionate Restorative Education, CRE),融合「善意溝通」與「修復式教育」的理論與方法來設計SEL社會情緒教育,強化師生同理心與善意對話,增進全校連結與歸屬。研究顯示,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獲得安全的依附關係與健康的社交能力,不僅能有效降低校園霸凌發生率,也能增強其自我效能,提升未來的人際關係與職場適應力。 攜手三校 共建友善校園 此次計畫與台中市三所學校合作,透過多層面的推動方式,打造完整的善意溝通環境。本會將為教師提供專業培訓,幫助老師將善意溝通技巧應用於課堂與班級經營,教師能溫暖及有效地處理學生之間的摩擦,修復人際關係。此外,學校將成立教師夥伴社群,定期舉辦經驗分享與交流活動,讓老師們在實務操作中相互學習與成長。 除了教師端的努力,本計畫也將關注家長的角色,透過「善意溝通親職教育工作坊」,提升家長在親子對話中的同理與耐心,讓家庭成為孩子安心成長的暖房。同時,希望在暑假期間與各校種子教師依據CRE推動策略設計新學期課程,包括融入課程、SEL輔導活動、迷你社團、善意對話、對話圈等,在實際情境中學習如何運用善意溝通來解決衝突,進而在校園內外培養尊重與合作的態度。 這次與台中市三所學校的合作,象徵著教育界對於善意溝通的重視,也為孩子們的未來鋪設更穩固的幸福基石。我們期待,透過每一位教師的引導、每一位家長的陪伴,以及每一位學生的努力,未來的校園能夠成為充滿溫暖與善意的場域,讓愛與理解成為學習成長的最佳養分。

202502三校加入CRE夥伴學校,共建友善校園 Read More »

202502行政執行署嘉義分署「職場善意溝通」演講

你是否曾遇過情緒激動的民眾,一開口就是「你們這樣不對!」?或者在辦公室裡,因為一句話的語氣,讓同事或主管誤解你的意思?為了幫助同仁在執行業務與日常行政溝通上更加順暢,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嘉義分署於2月18日下午,特別邀請陳怡成律師開講,帶來一場實用又有趣的「非暴力溝通」課程。 在職場上遇到衝突情況時,最忌諱的就是硬碰硬,而是要先「聽懂對方在氣什麼」,用冷靜的態度回應,才能降低衝突。例如「重述對方的訴求」來展現理解,或是用簡單明確的語言傳達訊息,避免讓對方誤會自己的立場。 首先要穩住自己的情緒,避免對方的怒氣影響自己的判斷,接著可以透過「同理」的方式回應,例如:「我了解您的擔憂,讓我們一起看看怎麼解決。」這樣既能降低對方防備,也能讓溝通進入正軌。 除了對外溝通,內部的工作互動也是一大學問。有些時候,一句「這個案子趕快處理!」可能就讓同事覺得被命令,甚至產生壓力。與同事溝通時,可以用「我們一起來看看怎麼處理比較好?」這類較為柔和的說法,讓對方感受到尊重,而非單方面的壓力。 演講過程中,陳律師不只是講理論,還請同仁們模擬情境,親身體驗不同的溝通方式帶來的效果。有同仁試著用較平和的方式表達意見,發現對方的反應明顯變得更正向。 這場演講不僅讓同仁學到應對在強烈情緒中民眾的技巧,也讓大家重新思考職場上的溝通方式。課後的滿意度調查顯示,許多學員認為課程內容對工作與生活有所幫助,表示對講師的授課方式非常滿意。許多同仁更希望能有更多實際案例分享,進一步提升應用技巧。 未來,不管是在執行業務時與民眾交涉,還是與同事、主管互動,相信大家都能用更善意的溝通方式,讓工作更順暢,團隊合作更融洽!

202502行政執行署嘉義分署「職場善意溝通」演講 Read More »

202502彰化內安國小親職教育講座

彰化縣立內安國小於2月22日舉辦了親職教育講座,邀請到李妍慧老師,主題為「深呼吸,好好說,親子溝通不NG」,吸引了約40位老師家長參加。 講座從上午9點到11點,氣氛輕鬆而充滿學習的氛圍,大家聽得津津有味。 妍慧老師帶著大家一起思考親子之間的溝通方式。許多家庭中的誤解和衝突,往往來自於我們的語言。如果我們不小心使用了讓人難過的語言,把評論和觀察混在一起,會讓孩子感到被誤解或傷害。有時候一些看似小小的語言習慣,可能影響到親子之間的關係。因此,學會區分觀察與評論,能讓溝通更清晰。 妍慧老師也介紹了「善意溝通的四大元素」,這些元素幫助我們在與孩子或家人互動時,能夠更有耐心、更善意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透過生動的例子和互動練習,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清楚地表達自己的需求,避免讓語言變成衝突的根源。親子溝通最重要的是保持開放的心態和真誠的態度,這樣才能促進理解和信任。 最後,妍慧老師總結了善意溝通的心法,鼓勵老師們以平和的心情和尊重的態度,去面對每一次與孩子的對話。她相信,只要用心去溝通,親子關係一定會更加和諧,孩子也能在愛與支持中健康成長。 整場講座充滿溫暖的氛圍,李老師用她親切、平易近人的方式,讓每位參與者都能從中獲得啟發與收穫。大家不僅學到了實用的溝通技巧,更感受到家庭教育中那份溫柔的力量,期待在未來與孩子之間建立更好的連結。

202502彰化內安國小親職教育講座 Read More »

202502國立秀水高工教師輔導研習—CRE專題轉化心理逆境

國立秀水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於2月10日舉辦了教師研習活動,邀請鄭若瑟醫師線上為老師們帶來「CRE專題 轉化心理逆境——情緒障礙學生相處之道」。 當天的會場充滿專注的氛圍,線上與現場的老師們,希望能學習如何更好地理解與支持有情緒困擾的學生。鄭醫師以親切的語氣,分享校園中常見的情緒問題,例如霸凌、自傷行為與心理壓力。他透過實際案例與統計數據,讓老師們了解到,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影響遠比想像中深遠,甚至有高達25.3%的學生曾經有過自傷的念頭。 除了理論解析,鄭醫師還生動地介紹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自閉症與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幫助老師們更全面地認識學生可能面臨的挑戰。他也強調,過去的成長經驗對孩子的心理發展有著深遠影響,並詳細說明「創傷後壓力症候群(ACE)」如何影響學生的情緒與行為發展。 研習過程中,老師們不時點頭、做筆記,甚至主動提問,與鄭醫師熱烈交流。當他提到「創傷知情照顧」的重要性時,許多老師都深有共鳴,紛紛分享自身經驗與觀察到的學生狀況。此外,他也介紹「正向行為支持(PBS)」與「社會情緒學習(SEL)」的應用方式,讓老師們在未來的教學與輔導中能更有方向,減少學生因情緒困擾而產生的學習與人際問題。 這場研習不僅讓老師們收穫滿滿的實用知識,更讓大家感受到,理解與陪伴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而言,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活動結束後,許多老師都表示,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類似的學習機會,讓他們能夠持續精進,在教育路上陪伴學生走得更穩、更遠。

202502國立秀水高工教師輔導研習—CRE專題轉化心理逆境 Read More »

202412明道中學第一所加入CRE夥伴學校

2024年12月25日,社團法人善意溝通修復協會與臺中市私立明道高級中學在明道中學校園舉行了隆重的備忘錄簽署儀式,正式開啟雙方為期三年的合作,共同推動「善意溝通與修復教育」計畫。明道中學校長汪大久與善意溝通修復協會理事長鄭若瑟代表雙方簽署備忘錄,對此合作充滿期待。

202412明道中學第一所加入CRE夥伴學校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