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教孩子同理心VS同情心《菜菜子心情日記》

同理心與同情心有何不同?同理心不能夠簡化成「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或「讓你也痛一下你才知道」這麼簡單。

因為只停留在心情跟想法,沒有深入到「需要」的層次,對方會得到情緒支持,但是不太會改變。當能察覺需要(在意的…),就可以用不同方法來滿足,不會堅持一定要如何如何。同理心比較完整的說明是:

「藉由想像他人所處情境,察覺和感知他人感受、需要、在意的事」。

從小學習同理心可以幫助孩子能夠理解自己、體諒他人、跟人合作,打好以後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是情緒社會教育的非常核心關鍵的一環。這則短短的影片,幫助家長和老師陪同幼兒一起學習同理心。本片以善意溝通同理4C《觀察、感受、需要、請求》設計,讓孩子體會用4元素去了解對方想法,學習同理心。

國語版

廣東話版

看完影片可以跟孩子討論這些問題:

  • 《第一段》後:
  • 菜菜子發生了什麼事讓他擔心?《觀察》
  • 菜菜子的表情、動作有什麼變化?《觀察》
  • 豆豆說了什麼?《觀察》
  • 菜菜子聽了有什麼想法?他的感覺是什麼?《想法、感受》
  • 什麼原因豆豆沒有安慰到他?(心態:只關心人事)
  • 可以舉出自己被”同情心“關心的例子嗎?當時的感覺是什麼?
  • 《第二段》後:
  • 小瓜遇到菜菜子時說了什麼?說話的方式跟豆豆有什麼不同?《同理感受》
  • 菜菜子真正在意哪些事情?《同理需要》
  • 當聽到小瓜說出他在意的事,菜菜子有什麼感覺?《同理感受》
  • 交朋友一定要花錢買東西吃嗎?滿足友誼的需要還有哪些方法?《請求》
  • 他們一起合作做什麼?《合作的請求》
  • 同情心和同理心的差別是什麼?《心態:關心事vs關心人,依自己的想法下指導棋vs理解對方、陪伴支持合作》
  • 兩兩一組,一個人分享自己一件難過的事,另一個朋友練習用「同情心」VS「同理心」兩種不同方式回應,感受上有不同?
先關心人才能解決事

特別感謝所有參與志工

  • 國語配音:王者之聲全球語言說與演實驗劇團:陳爰霏 .盧御熙.劉洧恩 同學
  • 廣東話配音:澳門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劉鯤鵬.林俊一.王寶恩 同學
  • .校長 黃建民,指導老師 歐陽柳儀 劉錫樑,澳門花地瑪聖母堂 張俊鍵神父
  • 人偶設計:鄭保祿
  • 編劇:李家菱.鄭若瑟
  • 導演.動畫:鄭若瑟
三位超讚超專業的小朋友:盧御熙.陳爰霏 .劉洧恩

喜歡這則貼文嗎 ?

(不喜歡 1 - 2 - 3 - 4 - 5 很喜歡)

平均 5 / 5. 評分人次: 19

不好意思,這篇文章好像不如您的預期。

請告訴我們如何做可以更好,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