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幼兒學習善意溝通是十分有價值、卻很挑戰的事。瓜寶媽分享如何用繪本教善意溝通。
研究顯示如果做錯事的孩子,因大人的指責、污名產生「羞恥」感,將以攻擊或否認的方式回應(羞恥羅盤)。若被理解而產生「內疚」感,則較能同理他人的痛苦,會願意承擔責任,並有補救的行動。 幼兒能否了解「內疚」呢?
根據心理學研究,人跟許多哺乳類動物的基本情緒有六種:憤怒、厭惡、害怕、快樂、難過、驚訝。而人類因為有自我意識、高度文明及社會化,故產生了其他豐富的情緒,內疚是「社會化」的一種獨特的情緒。
什麼是「內疚」呢?可以解釋成後悔、懊悔、抱歉、慚愧嗎?還是好像都各有一點?內疚是一個複雜的心理過程,代表一個人做了某個行為,讓另外一個人傷害、損失或心裡感到難過、悲傷、失望、生氣。這個人知道了,心裡也感覺好後悔,我怎麼會做這樣的事情呢?也好擔心別人不開心,為此感到不安、害怕。這些複雜感受的總和,加起來就是「內疚」。
瓜寶媽決定要做個試驗,來挑戰8歲的金瓜和5歲的胖寶了不了解什麼是「內疚」。 感到內疚的人,內心又有什麼需要呢?
瓜寶媽拿出金瓜熟悉的「不敢說實話」繪本,請看下面影片。瓜寶媽充分掌握教學的要領:先引導體驗,再運用另一則故事進行驗證,確認學習成果。
請看她如何驗證:
瓜寶媽再試試5歲的胖寶能不能理解,結果…………..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