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輔導

112CRE成果研討會-衝突與違規

CRDS化解衝突 分享人 台中市上石國小 林怡如老師 本活動運用CRDS五式修復性對話處理學生衝突,透過同理降溫讓雙方委屈被聽見,並肯定行為背後的好理由。藉由轉換視角,幫助彼此理解對方的需求,進而修復關係。讓學生在衝突中學習與成長,透過對話連結彼此,培養正向人際互動。 感講夥伴學校:以善意溝通化解衝突 分享人 佛教慈敬學校 楊潔婷(主任) 、譚樂霖(JUST FEEL感講Shaper) 透過「感受需要卡」與善意溝通技巧,幫助學生化解衝突與釋放情緒。例如,學生與老師發生爭執並拒絕道歉,在對話後理解彼此立場;乖巧學生沉默不語,最終透過溝通表達學業壓力;同學因糖果破損爭吵,訓導主任以觀察、感受、請求等方式調解。這些案例顯示善意溝通能有效協助學生處理情緒與衝突,促進校園和諧。 善意溝通的應用-校安事件調查 分享人 台南市民德國中 金梅仙 老師 面對校安事件調查,承辦人需運用《善意溝通》協助當事人與家長降低防衛心態,將焦點放在教育與輔導,而非懲處。首先,以中立方式陳述事件,避免評論;接著,同理當事人與家長的情緒,協助降溫;進一步,從激動的反應中探索其內在需求,建立合作關係;最後,邀請家長共同面對調查,將目標放在學生的學習與成長,讓校安事件回歸教育本質,而非單純的對錯裁決。 校園霸凌調查與修復對話經驗分享 分享人 誠毅法律事務所 廖奕婷 律師 過去,律師在校園霸凌調查中多關注事件經過與法律要件,卻無法緩解家長、學生與校方的壓力與情緒。自105年學習修復式正義與善意溝通後,開始以「對話」取代「調查」,透過善意溝通卡,讓學生願意表達內心想法,家長放下緊張,師生關係得以修復。學生畢業後仍回校探望老師,顯示這種方式促進了理解與信任。實踐證明,只要打開視角、看見人,校園溝通文化就能改變,讓教育真正發揮影響力。 回主索引頁

112CRE成果研討會-衝突與違規 Read More »

113CRE成果研討會實務研討-衝突與違規

善意溝通卡的運用 分享人 台中市東興國小 李玉芳老師 面對學生衝突,教師應保持中立,傾聽雙方意見並引導溝通。學務處可協助班導師處理跨班級衝突,避免「各說各話」的情況。「善意溝通卡」能幫助學生梳理情緒,回顧衝突經過,並透過「善意溝通四心法」促進理解,使雙方達成共識,實現有效的衝突化解。 以善意溝通策略修復親師關係的釋例分享 分享人 台中市順天國小 陳素萍校長 親師溝通若因誤解產生衝突,將影響孩子的教育。透過「善意溝通4C策略」,可修復關係並增強彼此合作。「正向增能策略」強調肯定與賦能,使家長與教師更有能力理解對方。「善意溝通卡」則幫助當事人釐清感受與需求,透過角色扮演提升對話成效。此外,在修復會議前,透過「會前會」安頓情緒,確保有效溝通,讓雙方達成共識,共同為孩子努力。 承辦人 分享人 台南市民德國中 金梅仙老師 當衝突發生,需立即聯繫雙方當事人及家長,並依SOP完成調查程序。承辦人應秉持善意溝通與修復精神,確保程序公平透明。處理流程包含通知相關導師、家長與證人,記錄訪談摘要,並告知調查結果及後續處置。此外,承辦人也需注重自我照護,維持專業與情緒穩定,以確保溝通順暢並促進有效修復。 失落的友情 分享人 台中市大甲國中 紀勝涵主任 當學生因友情生變而情緒低落,教師與輔導室應適時介入,協助溝通與支持。父母若認為孩子受霸凌,學校需審慎處理,確保程序公平。透過NVC非暴力溝通與專輔教師的輔導,幫助學生理解彼此感受,化解誤解。教師、輔導室及學校各系統須有效分工與合作,以理性溝通為核心,確保衝突處理不淪為對立,讓溝通成為專業,達成真正的理解與修復。 回主索引頁

113CRE成果研討會實務研討-衝突與違規 Read More »

社會紀律窗是修復嗎?

社會紀律窗(Social discipline window)模型最初由Paul McCold和Ted Wachtel在2003年引入修復正義領域,特別是教育界。該模型描述了四種基本的應對挑戰或破壞性行為的方法。 Ted Wachtel是IIRP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Restorative Practices,國際修復式正義實踐機構)的創辦人,IIRP在美英教育界推動動許多校園修復方案,國內也曾有教師去受訓。然而IIRP最重要的理論架構是社會紀律窗,有學者提出批判性的看法。而美國最著名的蘭德智庫(RAND cooperation)最新的兩份研究也呈現IIRP在教育上的方案在客觀耆標上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社會紀律窗是修復嗎? Read More »

運用卡片協助師生溝通:拒學的學生

大甲國中紀勝涵主任學習善意溝通已頗有心得,辦公室隨時放的一套善意溝通卡。除了處理學生行為問題,也幫忙老師跟學生溝通。 盧森堡博士說,我們可以用暴力、脅迫、利誘、情感勒索等手段去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問題不是有沒有效,而是你會付出多少代價? 這個案例是老師碰到一位拒絕上課的孩子,她跟紀主任討論有什麼方法讓學生願意自動回學校上課?紀主任運用了幾張卡片幫助老師跟學生溝通,學生真的回來了。請觀賞他的分享影片。

運用卡片協助師生溝通:拒學的學生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