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忠信國小舉辦「善意溝通(非暴力溝通)」講座。活動由廖奕婷講師主持,共有48名教職員及老師參加。
本次課程以「善意溝通」的核心架構為主軸,聚焦於4D(診斷、否定、應得與命令)語言辨識與同理心層次的深入解析,旨在協助教師於日常教學與師生互動中,強化理解與回應學生情緒與需求的能力,進而促進良好溝通,營造支持性與正向互動的校園環境。


講師在分享中深入介紹了善意溝通的四大元素(4C):觀察、感受、需要與請求,並探討如何避免4D(診斷、否定、應得與命令)的溝通模式,達到更加有效且和諧的班級經營與學生行為輔導。
透過案例分析與互動練習,參加者學習如何在衝突情境中維持情緒穩定,並以尊重與理解為基礎,進行有效的溝通。此次講座深化了教師對非暴力溝通理念的認識,並提供具體可行的溝通策略,有助於促進校園內的協作氛圍,強化師生與同儕間的人際互動品質。
心得與回饋: 廖奕婷律師帶領我們覺察平日溝通裡不小心會出現的4D語言,引導我們敘說事情時要用客觀不帶形容詞與批判的語言,避免聽者只聽到「評斷」起防衛心,而無法聚焦於事情本身。面對事情溝通時,有許多新法可使用,例如:先談心情再說事情、找出行為背後的需求、照顧彼此的需要不論對錯、聽出真正的意思表達善意,好的溝通方式有助於我們達到我們想要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