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1日,新竹縣政府新埔社區公共托育家園首次邀請善意溝通修復協會為托育人員們進行善意溝通的研習。身為托育人員,一定是第一線接觸學生與家長的重要角色,因此如何增進托育人員的自我覺察、培養正向的教養態度以及和平化解家庭、學校、職場之間的衝突是非常重要的。


吳冠璇老師以善意溝通修復協會製作的影片為媒介,引導老師思考與討論影片中有出現哪些4D語言,並藉由影片了解善意溝通中的核心概念「同理心」,最後再講述善意溝通四元素:不帶評論的「觀察」、區別想法不同於「感受」、策略不同於「需要」、彼此連結合作的「請求」。在活動中和老師們討論生活中的相關案例,一同分享可執行的方向。
正向語言不僅能夠避免引發防衛心理,還能促進更深層次的理解與同理心。在課堂中,講師透過具體案例與實例,引導托育人員體驗並理解語言對他人情感的影響。這讓大家清晰地認識到,溝通不僅僅是表達想法,更是了解和回應他人的感受與需要。
學員心得:透過觀察、感受、需求、請求的4C架構,在園所能營造溫暖的溝通環境,也能幫孩子學習建立同理心,透過這次研習,學習以更溫和的方式,讓孩子發展出更高的情緒智商,並學會表達感受與需求,而非透過暴力或哭鬧來達成目的。